center
 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

首都医科大学


09 23年
高校面向港澳臺招生資訊 | 本站主頁

属性:公办 本科 | 所在地:北京市


  首都医科大学(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),简称首医大,是北京市人民政府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、教育部共建院校,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,入选国家首批“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”试点高校、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、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、国家“特色重点学科项目”建设高校、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、脑重大疾病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依托高校、北京市“一带一路”国家人才培养基地,京港大学联盟、北京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高校联盟创始成员。




22 01/A
院校简介

资料来源: 首都医科大学_院校官网 | 资料整理:大学志 ·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


 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,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,是北京市政府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、教育部共建院校。已故著名泌尿外科专家、两院院士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。现任党委书记为呼文亮研究员,校长为我国著名分子神经生物学家饶毅教授。


  学校校本部设有11个学院、1个研究中心,包括基础医学院、药学院、公共卫生学院、护理学院、生物医学工程学院、中医药学院、医学人文学院、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、国际学院、燕京医学院,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。学校现有21所临床医学院(其中19所为附属医院),包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(第一临床医学院)、附属北京友谊医院(第二临床医学院)、附属北京朝阳医院(第三临床医学院)、附属北京同仁医院(第四临床医学院)、附属北京天坛医院(第五临床医学院)、附属北京安贞医院(第六临床医学院)、附属复兴医院(第八临床医学院)、附属北京佑安医院(第九临床医学院)、附属北京胸科医院(第十临床医学院)、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(第十一临床医学院)、附属北京地坛医院(第十二临床医学院)、附属北京儿童医院(儿科医学院)、附属北京口腔医院(口腔医学院)、附属北京安定医院(精神卫生学院)、附属北京妇产医院(妇产医学院)、附属北京中医医院(中医药临床医学院)、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(肿瘤医学院)、附属北京康复医院(北京康复医学院)、附属北京潞河医院(潞河临床医学院)、中国康复研究中心(康复医学院)、中日友好医院(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),以及预防医学教学基地(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)。学校还设有39个临床专科学院、专科学系,39个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。


 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464人,其中研究生6023人,本科生6599人,高专高职生1139人,留学生703人;成教生2730人。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务人员39356人(校本部1578人,附属医院37778人),其中有院士6人;正高职称2951人,副高职称4780人;教授904人,副教授1299人;博士生导师1024人,硕士生导师1252人。


  学校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,2个国家重点(培育)学科;6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(含中医);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(培育)学科;4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,6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,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,1个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。学校临床医学、神经科学与行为学、药理学与毒理学、免疫学、生物学与生物化学、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、社会科学总论、精神病学与心理学、微生物学、化学、材料科学11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%排名,其中,临床医学进入ESI学科前1‰,神经科学与行为学、药理学和毒理学、免疫学、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进入全球前5‰。


  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;按照三级学科统计,有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;具有所有医学及医学相关学科的硕士、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。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。学校设置的长学制专业有临床医学、儿科学和口腔医学;本科专业有临床医学、基础医学、口腔医学、儿科学、预防医学、精神医学、药学、临床药学、中医学、中药学、护理学、生物医学工程、假肢矫形工程、康复治疗学、听力与言语康复学、公共事业管理(卫生管理)、法学(卫生法学)、医学实验技术、医学检验技术、医学影像技术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(卫生信息管理)、眼视光医学、卫生检验与检疫、助产学24个;高职高专教育设有护理、医学检验技术、药学等14个专业。学校培养医学与医学相关学科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,形成了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。


  学校目前有教育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“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”试点项目6个;7个国家级和10个市级特色专业;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、13个国家级和11个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;7门国家级和18门市级精品课程、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、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、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12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;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,5门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。3个国家级和6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1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、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、5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素质教育基地。7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、2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,2个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团队,1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、2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、6个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团队。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、29名市级教学名师、3名青年教学名师、3名“高创计划”教学名师、6名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。学校共获得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特等奖1项、二等奖8项、优秀奖1项,市级特等奖2项、一等奖25项、二等奖40项、优秀奖1项。学校2014年高水平通过了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,201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获得专家组充分肯定。


  学校有3个国家医学中心、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;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,2个北京高精尖创新中心;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、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、1个工信部实验室、1个国家药监局实验室、3个北京实验室、5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;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、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、10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;有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,3个科技部重点领域优秀创新团队。在拥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同时,学校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、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,如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、原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、北京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、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、首都医科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、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等。近5年来,学校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、北京市科委以及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2998项(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812项),累计科研经费30.58亿元(其中国家级项目经费25.07亿元)。获得各类各级奖励134项,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(含合报)、北京市科技奖32项、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9项、中华医学科技奖25项、吴阶平系列医学药学奖6项、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1项、吴阶平-保罗·杨森奖5项、何梁何利科技奖2项、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3项、华夏医学科技奖35项;北京市优秀调查研究成果奖1项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。获得专利授权3358项。


  学校建有图书馆、档案馆、校史馆、中心实验室、信息中心、实验动物部、学报编辑部、校医院等公共服务平台。


  学校先后与美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英国、瑞典、挪威、香港、台湾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和相关单位签订了友好交流合作协议。先后接待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学生数百人来校进行学术交流访问。学校获批首批北京市“一带一路”国家人才培养基地,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国际人才培养项目院校。留学生涵盖了本科、硕士、博士研究生及进修生。除交流访问外,学校还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,选派师生参加有关学习项目和学术会议。


 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秉承“扶伤济世、敬德修业”的校训,遵循医学教育规律,牢记社会责任,把为健康中国健康北京建设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、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做贡献为己任,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大学,培养人民满意的医生,做出能服务人民对健康美好需求的科研成果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全体首医人将贯彻新发展理念,进一步求真务实、凝心聚力、积极进取、追求卓越,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,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医科大学。


资料来源:首都医科大学
统计数据截止到:2022年6月






首都医科大学

首都医科大学

首都医科大学

首都医科大学





北京市面向港澳臺招生院校鏈接




image

   本頁引用教育相關官網及大學官網一些資源,

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具體信息請以官網公布為準。



大学 - 校徽


image

官网链接


center

大学概况


中文名
首都医科大学
外文名
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
简    称
首医、首医大(CMU)
创办时间
1960年
办学性质
公办大学
学校类别
医药类
学校特色
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(1986)
北京市人民政府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、教育部共建院校(2015年)
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(2012)
省部部共建高校(2015年)
主管部门
北京市
现任领导
党委书记:呼文亮、校长:饶毅
专职院士数
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
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
高职专业
14个
本科专业
24个
硕士点
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
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4个
专业学位授权类别9个
博士点
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
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3个
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
博士后
科研流动站9个
国家重点学科
二级学科8个
院系设置
校本部11个学院,21所临床医学院
校    训
扶伤济世、敬德修业
校    歌
《首医之歌》
校庆日
每年10月第四周的星期六
地    址
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(主校区)
北京市顺义区大东路4号
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22号
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27号
北京市丰台区花乡张家口路口107号
院校代码
10025
主要奖项
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
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特等奖1项、二等奖7项、优秀奖1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
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
北京市科技奖37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
中华医学科技奖22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
教育教学成果奖市级特等奖2项、一等奖22项、二等奖34项、优秀奖1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
吴阶平系列医学药学奖6项、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2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
何梁何利科技奖1项、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2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
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、北京市优秀调查成果奖1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

首都医科大学

首都医科大学

「 扶伤济世、敬德修业 」

版權聲明